日前,第九屆“廣州科技創新南山獎”評選結果公布,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羅赤宇榮獲該獎。
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羅赤宇
“廣州科技創新南山獎”(以下簡稱“南山獎”),由鐘南山院士發起的廣州市南山自然科學學術交流基金會設立、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負責組織評審。南山獎自2012年設立至今,表彰了廣州市在年度科技創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近百人。
羅赤宇總工程師以新時代“三個面向”科技創新方針為指導,工作中堅持科學精神、銳意進取、積極創新,承擔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及大型復雜工程的設計工作,在建筑結構領域技術創新方面成果顯著。在超高層建筑、大跨度空間結構技術等方面取得的多項創新性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7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等全國性獎勵近20項。在新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超高層建筑結構及地下空間新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銳意創新,各項技術推動建筑技術向高效、節能方向發展,為項目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參與研發的《復雜空間鋼結構建造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通過多項復雜空間鋼結構項目的研究與優化設計,推動了我國鋼結構設計及建造技術水平的提升,該研究項目獲2018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的廣州報業文化中心重點項目,將橋梁建造技術創新應用于高層復雜連體建筑中,新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拱架技術成就80米超大跨度的復雜連體結構。
復雜連體結構創新技術研究——廣州無限極廣場
羅赤宇總工程師善于在實踐中對技術難題進行攻關,通過研究和應用結構工程領域的新材料、新技術,從理論研究和數值分析方面著手,認真研究,努力實踐,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解決工程技術難題,取得1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積極結合工程實踐和科研成果進行總結,主編或參編《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等行業及地方規范標準10余本,編著了《地下建筑逆作法與組合結構新技術工程應用》等著作,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同時,擔任高校研究生校外導師,給予青年設計師技術和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
建筑—結構—幕墻一體化技術研究——深圳機場衛星廳
羅赤宇總工程師秉承公司的國企擔當和社會責任感,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服務社會,擔任廣東省地震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結構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工程安全應急救援專家等社會技術工作,為我省建筑工程的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作出突出貢獻;作為“三師”志愿者,他還積極參與廣東省“三師”專業志愿服務,助力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
羅赤宇參加“三師”專業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