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建筑行業對綠色節能建筑理念的倡導,裝配式建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廣東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4月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前,珠三角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35%,其中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不低于70%”,裝配式建筑迎來發展的春天,成為建筑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在此背景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決定由我公司建筑產業化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產業化中心)牽頭,聯合業內15家單位,共同編制《廣東省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保障性住房、人才房建筑標準設計通用圖集》,填補省內裝配式建筑標準圖集空白,推動裝配式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經營黨支部創建了由支委王華林主任和黨員曹志威、陳向榮、黃智佳、李業駿、夏莉濱等同志組成的“共產黨員先鋒崗”,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歷經三年時間終于出色地完成圖集編制任務。
踏破鐵鞋深調研
編制圖集最忌“閉門造車”,這樣出來的成果很可能不接地氣。之前,由于省內對裝配式建筑的理解參差不齊,裝配式方案計算方法差異很大,大多是生搬硬套以前裝配式建筑設計模式,缺乏對套型及組合模塊、裝修做法的深入思考。因此,裝配式建筑推廣始終面臨“落地難”問題,必須遵循標準化、模數化等基本原則,科學編制圖集中各使用功能間、各專業及內裝系統內容,才能使裝配式建筑推廣步入“快車道”。正所謂“慢工出細活”,為了掌握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部品部件生產單位的運營現狀和應用經驗,王華林、曹志威同志在公司總工程師羅赤宇的指導下,主動扛起責任,帶領項目組成員,竭盡全力協調15個參編單位,先后走遍5個省份和省內19個地級市,實地走訪省內外單位42家,組織參編單位協調會議共計25場次,參觀行業發展前端項目產品近120個,摸清了行業底數。他們定期向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匯報工作進展,并結合調研邊學習邊思考邊分析。功夫不負有心人,項目組終于掌握了裝配式領域相關的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為圖集編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歷盡艱辛繪圖集
從零到一的突破,往往最為艱難。在毫無經驗借鑒的情況下,王華林等同志經過研究,決定采取“化整為零”的打法,把圖集細化分解為三冊,即套型及組合平面、施工圖案例、裝修施工圖案例,并組織項目組借鑒省內外先進方法,在辦公桌前的孤燈下,一筆一畫繪制圖集。為了使圖集實現從文字到圖示的轉變,李業駿、黃智佳、李依依等同志不顧天氣的悶熱,主動申請到施工現場實地梳理、繪圖,共計匯總整理套型16個及組合平面28個、保障性施工圖案例1個、裝修施工圖案例2個,用汗水澆灌收獲。終于,項目組編制出了內容豐富的圖集。然而,來不及分享勝利的喜悅,政策環境發生變化,國家及廣東省先后于2018年、2019出臺了裝配式建筑規范,圖集兩次要進行顛覆性修改,劇增的工作量大大拉長了“戰線”,但項目組成員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繼續編制圖集,硬是取得了這場“持久戰”的勝利。
精雕細琢展匠心
由于本圖集定位高、適用廣,就要求它在編制過程中表述必須更準確,更貼近政策和實際技術應用,編制成果才能既符合相關規范,又涉及裝配式建筑的方方面面。對此,項目組成員始終胸懷匠心,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和全省專家的意見建議,反復打磨圖集,繼續精雕細琢,從設計圖紙到討論細節,以至最終BIM的定型,他們主動對接建筑、結構、機電、綠建等相關專業,貫穿設計、施工、調試等各個步驟優化圖集,哪怕是微小到填料選擇這樣一個細節,都親自進行對比,異常費時費力,項目組黃智佳、李業駿同志在編制過程中,均發生了親人重病住院的情況,但都沒有因為意外而影響圖集的編制進度,彰顯了黨員的責任擔當,在他們的影響帶動下,圖集編制順利收官。2020年5月底,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專家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圖集滿足定位的需求,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有望在省內得到廣泛應用,助力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王華林、曹志威等同志也因表現突出被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來信表揚。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由此可見標準對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公司產業化中心從國家迫切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圖集編寫任務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我省城鄉建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回溯公司發展歷程,除了向社會奉獻眾多的優秀作品外,我們還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承接了大量國家和省標準編制任務,助推了行業的發展與進步,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放眼未來,我們將堅持踐行建設者的初心使命,有信心有責任有能力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省建院人的智慧和力量。